中国历史人物之——(孔子)的思想影响

孔子(约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)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,他的思想影响深远。孔子强调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提倡仁爱和道德,主张礼义教化和教育为国家的根本,强调人伦之道和中庸之道。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教育,更为世界各国所推崇和借鉴。

孔子,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(周灵王二一年),卒于公元前四七九年(周敬王四一年),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,同时又是儒家的创始人。他是鲁国陬(zōu音邹)邑(今山东曲阜东南)人。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。父亲孔纥(hé音和),字叔梁,是鲁国一位不大的武官。母亲姓颜名徵在。他们婚后曾在曲阜东南尼丘山上祈祷,希望生个儿子。后来果真生了一个男孩,便取名叫丘,字仲尼。

孔子幼时常爱模仿祭祀的礼仪。十五岁立志读书、学本领。十七岁母亲去世,他把母亲和早已死去的父亲合葬在一起。他为了早日出头,身上还穿着孝服,就莽撞地跑到鲁国贵族季孙氏家去赴宴,被季氏的家臣阳虎赶了出来。孔子从此更加发愤求学。过了几年,他的才学便出了名。

大约在他二十六、七岁的时候,他做了个小官叫“乘田”,专管放数牛羊。后来,又做“委吏”,管会计的事儿。渐渐地,孔子博学多才的名声大了,很多人送子弟来求教,他便当了教师。三十岁左右,他有了第一批弟子,其中有颜渊、曾皙、子路等。鲁国贵族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学生以后,曾和孔子一起到过周的京都洛阳,在那里会见了担任“周守戴室之史”的老子,得到了关于力戒骄傲,朴实求学的指教。

公元前五一七年,孔子到了齐国。这时齐国比较安定,而鲁国却因“三桓”互相征讨,陷于混乱。孔子想在齐国有所作为,先当了齐景公的亲信高昭子的家臣。通过高昭子的推荐,孔子得见齐景公。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的道理。孔子提出了“正名”的主张,认为君应该象君,臣应该象臣,父应该象父,子应该象子,即所谓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,君、臣、父、子都应当名实相符,各自都按其等级名份的要求行事。他说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,事不成则礼乐不兴,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,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”。只有正名才能复兴周礼,维持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。齐景公听了很高兴。

过了几天,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政事。孔子针对齐国统治者奢侈浪费的情况,提出“政在节财”,齐景公听了,又很高兴。正当齐景公准备把尼谿之田封给孔子,对孔子加以重用的时候,齐国大政治家晏婴却不赞成,他说儒家的学说迂阔而不切实际,“累世不能殚其学,当年不能究其礼”,并不是齐国的当务之急。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,便打消了重用孔子的念头,对孔子说:“我已经老了,先生所说的一套办法,我是不能实行的了。”于是孔子便离开齐国,又回到鲁国。

公元前五一〇年鲁昭公死,昭公的弟弟鲁定公继位。过了五年,把持鲁国政权的季平子也死了,继承人是季桓子。季桓子仍在威胁鲁定公,而季桓子的一些家臣又在威胁季桓子。那些家臣之间也有矛盾,互相争斗,最后只剩下公山不狃(niǔ音组)势力最大。公山不狃在公元前五〇一年占据鲁国的费(mì音秘)城(今山东费县),想以此作为根据地对抗季桓子。公山不狃派人来请孔子辅佐他,孔子想去,但在弟子们劝阻下,终于没去。

于是,他便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。他经常和弟子们讲有关“仁”的道理。他提出“仁”的要求主要是“爱人”,即爱别人。他说:“人而不仁如礼何”。就是说,一个不仁的人是不能实行周礼的。他又提出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、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等道德训条,这就是所谓“忠恕”之道,也即所谓“爱人”的内容。但“仁”的实行要以“礼”为规范,所以他又说:“克己复礼为仁”,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要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周礼的规范,视、听、言、动都要符合周礼,这才能真正做到“仁”。

公元前五〇一年(鲁定公九年),即当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,当了鲁国的中都宰。当时鲁国比较安定,鲁定公和季桓子见孔子没到公山不狃那里去,增加了对他的信任。中都宰相当于首都市长。孔子做了一年中都宰很有成绩,又被提升为司空,管理建设工程。接着,又由司空而为司寇,管司法工作。孔子参与政治的抱负终于实现了。公元前五〇〇年,齐国发觉鲁国渐强,大夫黎组(chú音锄)对齐景公说:“鲁国用孔丘,发展下去势必不利于齐国。”于是他们商定了一个计策,派人到鲁国来,要求和鲁定公举行一次夹谷之会,以便使鲁国屈服。鲁定公让孔子同去,孔子说:“外交场合必有军事准备,战争场合也须有外交配合,文武是交互为用的。这一次,我请求指挥军事的左右司马也同去。”鲁定公同意了。

到了夹谷,齐国利用献歌舞音乐的机会,混进一些持枪拿棒的武士。孔子见了,立刻走上台阶加以揭破,使得齐国要劫持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,并且退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国的土地郓灌(huǎn音欢)和龟阴(均在今山东汶水南面)。

鲁国在夹谷的胜利,提高了孔子的声望。公元前四九八年,孔子向鲁定公建议,大臣不应有军队,不能有百雉大小的城。鲁定公表示赞成。季孙氏的家臣公山不狃却率费城之兵反抗,但被打败了。结果叔孙氏的郈城,季孙氏的费城都被拆毁了;孟孙氏率兵抗拒,其成城未能拆毁。

公元前四九六年(鲁定公十四年),当孔子五十六岁时,他又由大司寇行摄相事。据史书记载,孔子摄相后,便杀了“乱政”大夫少正卯;参与国政仅仅三个月,鲁国的风俗就大变样了。

孔子的成就使齐国感到害怕。齐景公与晏子均在夹谷之会以后死去,那个曾为齐景公策划夹谷之会的黎组又对当政者献计,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和季桓子送去八十名美女,一百二十匹骏马,以便腐蚀他们的意志。黎组这一计果然获得成功,鲁定公和季桓子都沉湎于歌舞淫乐之中不问政事了,对孔子的态度也冷淡起来。结果,孔子只得带领弟子辞职出走了。

孔子出走后,历经卫、陈、曹、宋、郑、蔡、楚等国,到处游说,然而终于未能得到诸侯国的重用。公元前四八四年,孔子又回到了鲁国。孔子从出外周游列国,到返回鲁国,经历了十四年时间,这时的孔子,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。

孔子回到鲁国以后,虽然还曾向鲁哀公提出过一些治国的建议,但他对政治生活已看得淡薄了。他的主要事业还是从事文化教育。他早年收的弟子多是培养他们参加政治活动的,晚年所收的弟子则偏重于培养他们做学问。

孔子认为,人有“生而知之”的,有“学而知之”的。“生而知之”的是圣人,而一般劳动群众则是“下愚”,应由圣人摆布,即所谓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,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”。他的教育思想是为恢复和保持奴隶主统治服务的,以学“礼”作为主要内容,着重孝悌等道德的培养,提倡“学而优则仕”。他还提出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、“温故而知新”,注意“学”与“思”的结合。在教学方法上主张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,就是不到学生经过苦思苦想还不理解,不必去启发诱导。他首开私人教学的风气,并主张“有教无类”,因材施教,提倡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的精神。这些都是可取的。他教过的弟子相传有三千人,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人。

到了晚年,孔子还整理了《诗》、《书》等古代文献,并把鲁国史官所记《春秋》加以删订,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。自汉以后,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便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,孔子也从而被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。现存《论语》一书,是他和弟子们的谈话和问答,基本上代表了孔子的思想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